史无前例的技术挑战!福岛核电站要大规模取出这类碎片******
中新网2月1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日报道,日本原子能损害赔偿和反应堆报废等支援机构1月31日宣布,将设置专门委员会讨论大规模取出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的具体施工方式。
报道称,考虑到3号机组的取出作业,将探讨施工方式的难题,力争大致在明年春季汇总报告。
专门委员会预计将由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前委员长更田丰志等原子能、土木、建筑领域专家等约10人组成。
支援机构称:“大规模取出是在世界范围内也史无前例的技术挑战。社会关注度也很高,将以安全性为大前提展开探讨。”
取出燃料碎片计划从发生堆芯熔融的1至3号机组之中,内部情况掌握取得进展的2号机组开始实施。最初将试验性地取出少量,再慢慢扩大规模。对于1、3号机组,具体的施工方式和时间尚未敲定。
科研人员揭示基因转录“刹车”机制****** 中新网上海1月12日电 (记者 郑莹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北京时间1月12日,中美科研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细菌RNA聚合酶如何识别“转录终止序列”从而终止转录的工作机制。 科研人员介绍,RNA聚合酶在执行基因转录时类似高速行驶的汽车,以大约每秒50个核苷酸的速度合成RNA,当RNA聚合酶转录至“终止序列”时,需要从高速延伸的状态“刹车”,停止转录并释放RNA。 细菌的“固有转录终止序列”是一段由大约30个至50个核苷酸碱基组成的序列。研究团队捕获了RNA聚合酶转录终止的一系列中间状态,解析了RNA聚合酶在上述转录终止中间状态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研究发现,“转录终止序列”的多聚尿苷使RNA聚合酶“刹车”,将其固定在转录暂停状态,随后RNA发卡结构折叠进入RNA聚合酶内部,促使RNA从RNA聚合酶内部解离。 该研究回答了基因表达的基础科学问题,拓展了人们对于基因表达机制的理解。 这项研究具体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张余研究团队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Robert Landick团队以及浙江大学的冯钰团队合作完成。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博士生尤琳琳(已毕业)为论文第一作者,该中心的张余研究员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Robert Landick教授以及浙江大学的冯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